高考后专业怎么选?这里有22位商业大佬的故事..

日期:2018-06-08 浏览:763 来源:硅谷密探

  今天是2018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不知千万考生们是怎样的心情?仍然保持过去三年的作息平静起床,还是经历了一整夜通宵达旦的狂欢庆祝?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这一天是考生们人生转折意义的一天:挥别过去辛苦却单纯的岁月,迎来人生新的起点。很多年后,有人会感叹:学习真是最纯粹最简单的事儿,摒除了任何不可控因素,只和你一人的努力正相关;也有人会感恩:高考真是性价比的投资,它给你一个支点,让你一步步登高望远,可上达九天。

  高考恢复四十年以来,多少传奇由此开启,多少人的命运又得以改写?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也给即将面临选专业难题的考生,带来一些启发。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因为它领你经历人生不同的“运”和“势”,好的运势,就是乘上东风直入青云。

  八十年代: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于1977年正式在全中国恢复,此后成为一条最稳定最公平的阶层流通之路。

  当时因为大学数量少找人也少,高考上大学的难度跟今天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但是对父辈读了大学的人来说,八十年代,是真正的“黄金年代”。每个行业都刚刚起步,万象待更新;什么地方都缺人才,出校门即为顶梁柱。读大学就等于“鲤鱼跃龙门”,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在八十年代初,最热门的专业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专业。但是,小探将中国商业富豪榜的常客梳理了一遍,找出十个于八十年代读大学的人,其中正好学文学理的各有五人。而在这五人之中,没有一个学习文史哲基础学科。

  比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是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今杭师大)外语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马云在 1982 年第一次高考时,非常有志气地报了北大,结果数学只考了一分......于是他艰苦复读二战三战高考,数学从 1 分到 19 分再飙升到 79 分,终于上了大学。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带领团队开会)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带领团队开会)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同样参加过三次高考......不过拖他后腿的是英语——第一次考33分,第二次考55分。后来俞敏洪参加补习班努力学习,不仅英语水平直线上升,而且最后去了北大西语系,后来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出国英语考试辅导学校创始人。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另外,新浪董事长兼 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1984年考上复旦大学新闻系;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是 1983 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去了北大社会学系;最后比较特殊的是“首富”王健林,他从部队直接去了辽宁大学读党政专修班,毕业时拿到经济管理专业学位。

  这五人学习的都属于“应用”学科,相比基础学科会更重视实践和了解真实社会。比如马云和俞敏洪读外语,所以大学期间相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就有更多机会,了解学习当时领先世界的美国商业文化。1994 年,马云正是在翻译社认识了一位美国外教,随后去了西雅图参观互联网企业,获得很多灵感后,回国辞职创业。

  而十位商业领袖中另外学习理科的五人,有两个巧合之处:

  第一,都是80年代后期读大学;第二,不约而同选择了信息科学相关的专业。

  比如:小米创始人雷军,1987 年去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360创始人周鸿祎因为学习好,1988 年被保送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同年,百度掌门人李彦宏,考上北大信息管理专业;来到1989年,网易养猪大户丁磊,以高出重点线一分的成绩,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录取,专业应该是计算机或者电信;而深圳的小马哥马化腾,以739的超高分数,选择了“离家很近”的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2000 年以后,家用电脑才开始逐渐在中国普及,此前一般人可能根本没见过电脑。80 年代选择计算机专业的这批人,其动机已难考,但基本都有“兴趣爱好”的因素在内。后来,少年时的爱好,不仅成就了他们今日的地位,也为各自的母校带去荣光,更是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九十年代:西学东进,国际化视野进入

  90年代参与高考的商业大佬们,同样数量不少。比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美团创始人王兴、欢聚时代(YY)创始人李学凌等。

  他们的大学专业既有社会学、哲学系这样的文科专业,也有典型的电子工程、计算机、建筑这样的理工类专业。小探统计了7位,其中三位是文科专业,四位为理工类。

  他们选择的是90年代最火热的专业吗?并不是,90年代初,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名字和“国际”沾边的专业才是最热门的专业。这与当时我国实行一系列的外贸体制改革、外汇体制改革和启动入世谈判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

  不是所有大佬都学习跟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但从他们的个人兴趣和校园经历中,都浓浓地体现了对互联网的热情,这也恰好反映了互联网时代进入中国的特征。

  东哥的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说了不少。1992年,刘强东考取江苏宿迁高考状元,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据说,当时按照分数,刘强东报考清华大学物理系没有问题,但在高中老师感召下,抱着“当县长”“当好官”的梦想,他报考了人大社会学系。

  进入学校后,有师兄告诉他,社会学与从政无关,就业状况在人大排倒数第二,仅次于人口系时,刘强东开始自学其他技能。比如大三时,他学计算机编程,开始承接兼职项目,很快赚了20多万。1996年,刘强东从人大毕业。

(刘强东向人大捐赠,图自刘强东微博)

(刘强东向人大捐赠,图自刘强东微博)

  就在1996年,我国高等学府的这一批学子们还开始面临一件足以改变他们人生的事,那就是毕业不再包分配了。

  毕业不包分配制度正式从1996年开始实施,1998年后大规模施行,到2000年全面停止包分配制度。当时,同样在人民大学就读,也是文科专业的李学凌,就是受影响的一个例子。

  1997年,李学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四处找工作的他,最后获得《中国青年报》的offer,担任IT记者。这跟他泡信息管理系机房用汇编语言写程序的经历离不开。

  正是因为五年IT记者的经历,他采访了大量的早期中国IT行业创业者,其中就有张朝阳、周鸿祎、雷军等人。

  后来,李学凌创立欢聚时代(YY),就得到过雷军的帮助。2012年,欢聚时代在纳斯达克上市。就在上个月,李学凌又带领虎牙直播,在纳斯达克上市。

(虎牙上市,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虎牙上市,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1997年的中国互联网,可以称之为“门户网时代”,以人民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开始逐步创立,还有了新浪、网易,也有新华通讯社网站(后更名新华网)等中央级新闻门户。

  就在那一年,美团创始人王兴成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就读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后,王兴获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学习。

  到了2003年冬天,王兴中途辍学,回国创业。2005年,王兴跟小团队好好地研究了美国正火的社交网络,决定模仿Facebook,也就有了风靡一时的校内网。

  回顾中国互联网创业浪潮,Copy to China 是互联网2.0时代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1998年,“失业”的刘强东盯上了当时红火的中关村电子中心,创办京东公司,代理销售光盘磁带产品。但从线下零售到转型线上,就是因为非典期间,他有时间研究亚马逊、eBay等几个主要电子商务网站的资料,断定网上销售会大有前途。

  姚劲波创立58同城,自称把美国排名前一百以内的貌似有前途的网站公司仔细琢磨了半天,最后找到一家觉得可以参考商业模式的公司——Craigslist。这家1995年在旧金山成立的公司,是美国分类信息网站的鼻祖。99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姚劲波,获得了计算机应用及化学双学位。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90年代的学子,除了本土创业外,也涌现了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的潮流。一方面是中国开始走向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归功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出国留学仍属少数,海归回国创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像前面的王兴,又比如现在的腾讯二号人物刘炽平。

  刘炽平跟前面大佬还有些不同的是,他因为在香港长大,直接在大学本科阶段去了美国留学。25岁的他已经拿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和西北大学两个硕士学位。第一次见到腾讯团队时,刘炽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