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艾伦:鲜为人知的微软创始人

日期:2016-03-21 浏览:1118 来源:品牌联盟网

  保罗·艾伦(Paul Allen),生于1953年1月21日,美国企业家,与比尔·盖茨创立了微软公司的前身。现任Vulcan Inc.的创始人和主席。

  没有成为媒体热点,并不代表保罗·艾伦活得没有话题。首先,他的身家至少有135亿美元(2011年),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他名下有一家职业篮球队(Portland Trail Blazers)、一家职业橄榄球队(Seattle Seahawks),还有二分之一支足球队。他还拥有一艘名为“章鱼”的超豪华游轮,长126米,游泳池、电影院、篮球场、音乐厅,全套配齐,还载有2艘潜水艇。此外,他喜欢漫画书,还专门花2.5亿美元建了座漫画体验博物馆。

  身为微软前身的共同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就像站在太阳旁边的星星一样,虽然闪闪发光,但终究抵不过光芒万丈的比尔·盖茨,也不像后来的史蒂文·巴尔默,与盖茨遥相呼应,你管技术,我管经营,相得益彰。

  盖茨和艾伦1975年成立微软,1980年巴尔默加入,1983年艾伦因病辞职,1986年微软上市,神话开始,2000年盖茨退居二线,巴尔默执掌微软,2006年盖茨退出微软日常管理工作,投身慈善事业——到现在,这么长的时间线,保罗·艾伦的身影仅在微软成立之初不到8年的时间里短短一现便匆匆而去,也难怪普通大众记不住他。那么,这位隐藏的亿万富翁究竟如何,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人生。

  初识盖茨,创建微软

  14岁时,艾伦在著名的西雅图湖畔中学认识了盖茨,后者比他小两岁。两个计算机怪人成了好朋友。艾伦和盖茨很早就形成了一种默契。“我是个‘谋士’,那个在稿纸上描绘轮廓的人。而比尔则会倾听我的设想,然后提出质疑,最后得出一个主意,接着付诸实施。我们的合作有种自然的张力,但大多数时候这种默契很有成效,运行良好。”艾伦说。

  艾伦爱阅读大量的技术杂志,寻找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盖茨则负责去落实。1974年,家用计算机之父亨利·爱德华·罗伯茨推出了基于英特尔8008芯片的新型微型计算机——牵牛星8080,售价只有不到四百美元,这让计算机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艾伦早已预见个人电脑时代即将到来。他找到盖茨,谋划如何利用他们在BASIC语言上的优势,为牵牛星8080撰写一套程序。不久,艾伦带着盖茨编写的程序,到新墨西哥州找到罗伯茨,并得到了他的认可。为了得到“牵牛星BASIC”的合同,艾伦和盖茨必须要组建一个公司。艾伦并没有想多久,就将这家公司命名为“微软”。

  然而在最初的股权分配上他们就发生了争执。艾伦开始以为两人将会平分公司的股份,但盖茨却说:“你要一半是不对的,你还在其他公司领薪水。这BASIC几乎全是我在波士顿写的。我觉得我应该占60%的股份。”虽然艾伦很不舒服,但还是接受了,因为他了解盖茨的脾气。不久,艾伦看准了家用电脑走俏的时机,用5万美元买下QDOS操作系统,终于赢得了与IBM合作的机会。几年后,DOS成为了个人电脑的首选操作系统,微软也迎来了辉煌时代。盖茨从不否认艾伦在他们早期成功时所起的作用,他曾说:“如果不是艾伦当时描绘的蓝图打动了我,也许我还会呆在大学里,那么以后所有的故事就都不会发生了。”

  离开微软,与盖茨分道扬镳

  艾伦从小喜欢阅读科技读物、做些小实验,有一次差点没把自己家的狗毒死。而盖茨更喜欢父亲给他订阅的《财富》杂志,“很虔诚地阅读它们”。盖茨曾经拿着这份杂志问艾伦:“你觉得经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是什么样子?”艾伦说他不知道。盖茨说:“也许我们将来会有自己的公司。”说这话时他13岁。

  艾伦的父亲是华盛顿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为了让儿子念著名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全家不得不节衣缩食以支付高昂的学费。而盖茨的父亲是华盛顿州律师协会的主席、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艾伦在书中写道,他和盖茨双方占有的股份体现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儿子和一个律师的儿子之间的差别”。

  事实上,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正是因为股权而分道扬镳。斯蒂夫·鲍尔默是盖茨在哈佛的同学,曾在宝洁的市场营销部工作。微软成立5年后,盖茨想聘用鲍尔默,并分给他5%的股份,艾伦同意了盖茨的提议。但当他结束度假回到公司时,却吃惊地发现盖茨给鲍尔默写了一封信,许诺给后者8.75%的股份。艾伦大怒,表示再也不想请鲍尔默,并指责盖茨言而无信。盖茨同意多出的股份从他那里扣除,艾伦才勉强同意。

  盖茨的管理方式也让艾伦不满。假如有人没有按时完成工作,盖茨会轻蔑地说:“我一个周末就能把这软件写完!”如果有人做了什么事让他不满,他会大吼:“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事情!”当然,让盖茨不满的人也包括艾伦。

  微软早期员工詹姆斯·华莱士、吉姆·埃里克森在《硬盘》一书中也证实了艾伦的说法。“艾伦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而盖茨则是个不可理喻、爱发脾气的工作狂。”他们写道,“保罗总是比盖茨更有耐心。”

  真正让艾伦决定离开微软的原因是盖茨和鲍尔默的联手排挤。因为对公司发展道路的不同见解,盖茨逐渐将艾伦排挤到了决策核心圈的边缘。1982年,29岁的艾伦查出罹患第四阶段的淋巴瘤,不得不休养数月。当他回到办公室时,无意中在盖茨的办公室门口听到他和鲍尔默的对话。他们正抱怨艾伦几个月没有工作,准备通过发行期权的方式来稀释艾伦的股份。艾伦抑制不住怒火冲了进去,让盖茨和鲍尔默十分尴尬。事后,盖茨写了一封6页纸的道歉信,但是裂痕已不可弥合。

  冲突发生两个月后,艾伦正式离开微软,但仍保留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的席位和他的股份。艾伦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当比尔要给他投资时,他拒绝了。“我想看看没有他的帮助,我单枪匹马能做到什么程度。”离开微软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与癌症和公司经营抗争,但他仍感受到在微软时未曾体会到的快乐。1986年,微软上市,艾伦握有28%的公司股权,一夜间成为身家过亿的富翁。在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后,艾伦开始追逐梦想的日子到了。

  多彩的梦想

  艾伦是个超级音乐迷。他自组过两支摇滚乐队,一支名为“肉店男孩”,另一支名为“成年男人”。2000年,“成年男人”推出了首张同名专辑,艾伦在乐队主要负责吉他部分,据说很是专业。此外,艾伦斥资2.4亿美元建造了“西雅图音乐体验中心”,内部先进的电子导游系统和奇妙的音乐体验设施把一部摇滚乐历史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眼前。

  艾伦对科幻的兴趣也不容小视,2004年,艾伦花了2000多万美元建立世界上首座“科幻博物馆”,这个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博物馆有科幻小说史、星际之旅、未来世界和外星人四个展馆,其中收藏了艾伦多年珍藏的500多件宝贝。另外,艾伦还为寻找外星人捐资了1150万美元,建造世界上最新的多功能射电望远镜阵“艾伦望远镜阵”。在人体科学方面,艾伦出资1亿美元成立艾伦大脑研究所,他坚持他的计划并不只是放纵自己,这项巨额投入可能也是为了留下一个永久的遗产。同年,艾伦旗下的SpaceShipOne小型人造火箭创造了全世界首个私人飞行装置攀上离地112公里高空的纪录,为此艾伦投资了2500万美元。艾伦说他的太空梦就是要开创一个新的、低成本的私人太空旅行时代。

  艾伦的游艇上设有两块直升机停机坪、一个游泳池、一个棒球场、一所医院、一个车库、一座电影院和一个他最爱的录音室。在游艇的中部还装备了14艘小艇。这其中包括一艘定做的潜水艇,它可以携带10人在水下呆上两周。他建造“章鱼号”游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可以决定“早晨在什么地方醒来,醒来后又看到什么景色”。

  2009年11月17日,艾伦已被诊断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并接受化疗。癌症并没有让他就此停下脚步,而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艾伦表示:“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命。”

  不忘慈善

  华盛顿大学是保罗·艾伦捐助的主要受益者。1980年代末,他捐助1.8亿美元用于建造新的图书馆,图书馆以他父亲的名字肯尼斯·S·艾伦(Kenneth S.Allen)命名。2003他捐助500万美金建立了以他母亲名字Faye G.Allen命名的视觉艺术中心。艾伦还是Paul G.Allen Center for Computer Science&Engineering的个人投资者(1千4百万美元),工程2004年完工。多年来,艾伦已向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捐助了数百万美元,其中320万美元用于前列腺炎的研究。

  2010年7月1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联合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周四表示,将在死后向慈善事业捐献大部分财产。这位西雅图亿万富翁称,这是他多年来的计划。

  保罗-G·艾伦家族基金会的发言人亚伦·布兰科(Aaron Blank)表示,这个声明是响应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出的联合倡议,他们要求其他亿万富翁宣誓将至少一半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布兰科称,这是艾伦第一次公开宣布他的捐款打算。

  艾伦在声明中表示:“无论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岸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都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使我们不得不继续寻求提供帮助的途径。今天,我也想宣布,我的慈善努力将在我死后继续下去。我为此计划了很多年,我的大部分遗产将留给慈善事业,延续基金会的工作并资助非营利性科学研究,如艾伦大脑科学研究所的突破性工作。”

  艾伦所拥有的一个基金会(Paul G.Allen Family Foundation)已经向美国红十字协会捐款280万美元,以对抗正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艾伦的这个捐款将主要用于提供必要的设配,包括个人保护装备、消毒用品;训练自愿者进行防止、处理和教育相关的事项;生产一些教学材料,包括电台等方式传播如何预防疾病。值得一提的是,艾伦的这个基金会此前就曾捐款用于研究埃博拉病毒。人物周刊 文/杨东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